摘要: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 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后代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泰伯为吴姓的得姓始祖,其弟仲雍为吴姓的传...
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后代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
吴泰伯像
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陕西岐山一带黄帝后裔周族部落,首领为黄帝的12世孙周太王(随先祖黄帝姓----“姬”,名亶父,又称古公亶父,是西伯君主,周朝之先祖。周太王有三子,依次为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太王想传位于季历,继而昌。泰伯明白父王的意思后,便主动让贤,和二弟仲雍一起出走到当时尚属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泰伯为吴国第一代君主,《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写“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意思讲泰伯死后,因为没有子嗣,传位给弟仲雍, 仲雍传到第四代周章时,周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为了寻找太伯、仲雍的后裔,找到了周章和他的弟弟虞[yú]仲,封周章为吴国国王,封虞仲在虞地(今山西省平陆县境内)建立虞国(又称北吴),其后人以虞为姓。所以吴虞是一家。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引发了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公元前473年, 吴王夫差不听大将伍子胥的忠言,中了越王勾践送西施的美入计,最终被越国所灭。在这场大灾难中,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人远走他乡,有的人给越国做苦役,成为了越国的奴隶。愈离散于异乡,愈怀念故土,因而被认为是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国名吴为姓。这样,泰伯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而其弟仲雍被称为吴姓的传代血缘始祖。
文字历史上大部份典籍记载,都称泰伯无嗣,所以传位于仲雍。
据四川《吴氏老族谱》载称:古公部落离井豳(邠地),泰伯妻戌狄首领之女,不愿离开戌狄而与子留居戌狄生活。泰伯之子名曰"普发"留陜西戌地生息繁衍,历史变迁,普发后裔分散我国西北、西部及云贵黔之边陲,早期谱牒又末见世,因而理没至今,是耶非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花园吴氏家谱也记载:泰伯之子流落民间。
《元和姓纂》:泰伯生突,突生毛及偃,居于戌,世为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