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时间:2023-01-14 22:31:54 | 浏览:675

吴起吴起,春秋末期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集兵、法、儒三家之大成者,战国初期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公元前412年,鲁国为将,以弱胜强击败齐国。后因猜忌来到魏国入仕,以亲创5万魏武卒大破50万秦军,将秦军赶出河西区域

吴起


吴起,春秋末期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集兵、法、儒三家之大成者,战国初期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前412年,鲁国为将,以弱胜强击败齐国。后因猜忌来到魏国入仕,以亲创5万魏武卒大破50万秦军,将秦军赶出河西区域。在楚国为相,大兴变法,提升楚国国力,后被楚国贵族害死。


成就:“兵家亚圣”,与孙武并称“孙吴”,入选“武庙十哲”,战国最全能的名将,留有著作《吴子兵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出特战兵种的名将。


吴广


吴广,字叔,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公元前209年,作为屯长押解犯人戍守渔阳郡。行至大泽乡,突然天下大雨,按照律法不能按期到达,其罪当诛。于是,与陈胜一同带领所有人起义,提出“伐无道,诛暴秦”口号,拥立陈胜为将军,自己为都尉,借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抗秦朝。

公元前208年,带兵围攻荥阳,屡攻不下,为叛徒田臧所害。


成就: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反抗暴政。


吴芮

吴芮(约公元前241~公元前201年),秦汉之际馀汗县(今江西省余干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吴芮是秦朝番县第一任县令。吴芮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前期随项羽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后结交张良,归于刘邦,汉朝建立,刘邦改封吴芮为长沙王。

吴芮卒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1年)冬,谥号文王。

成就:为西汉王朝建立立下大功,滕王阁第四楼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壁画,在这些杰出人物中,吴芮居第一。


吴汉


吴汉,字子颜,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开国名将。


平民出身的吴汉,早年靠贩卖马匹为生,起先在新朝入仕做了个县令,后天下大乱投奔了起义军大将刘秀。吴汉骁勇好战,每当打仗的时候都意气风发,就算敌军人数多余己方数倍也依然如此,随刘秀征战天下,期间收复河北、横扫关东、大破陇右,于成都灭蜀杀光称帝的公孙述一家,官拜大司马,为汉朝复辟立下大功,随后北伐匈奴。


成就:收河北、踏关东、扫陇右、破西蜀,入“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入“武庙六十四将”。


吴懿


吴懿,字子远。东汉末期兖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吴懿最初随益州牧刘焉入蜀,刘璋时任中郎将。后刘备大败刘璋,吴懿归降刘备,历任讨逆将军、护军、关中都督。后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并与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升任左将军,进封高阳乡侯。诸葛亮逝世后,任汉中都督,升任车骑将军、雍州刺史、假节,又进封济阳侯。


成就:阳溪大败曹魏,为蜀汉政权屡立战功。


吴班


吴班,字元雄,生卒年不详,东汉末期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早年跟随家族入蜀,后随刘备参加伐吴之战,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官至骠骑将军,封绵竹侯。吴班以豪爽侠义著称于当时,又因族妹吴氏是蜀汉穆皇后,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的地位。


成就:北伐大破司马懿。


吴玠


吴玠,字晋卿,北宋末期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时期名将。

吴玠为人沉稳,深诣兵法之道,宋徽宗时期从军,抵御西夏,因骁勇善战升任进义副尉,后随军平定方腊起义。西夏侵犯边境,吴玠亲率百余骑兵出击,斩敌一百四十六,凭借自身能力一时名扬军中。金军出大庆关,进犯陕西,吴玠率军出击,于青溪岭大破金军,追击三十里,后率领大军向东推进,一举收复华州。富平之战失利后,吴玠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使金军入蜀的希望破灭。最终吴玠积劳成疾,于仙人关病逝,被追封为“涪王”。

成就:屡败西夏及金军,入《广名将传》。


吴璘


吴璘,字唐卿。北宋末期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

吴璘早年跟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公元1128年,起领兵抗金,有智勇双全之称。公元1131年至公元1134年间,与吴玠经营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1139年,兄长吴玠死后,以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加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右护军最高长官。公元1140年,再度抵御南侵金军,以功建节,拜镇西节度使。绍兴和议”签订后,置司于兴州,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累官至太尉、奉国节度使、御前诸军都统制等。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分兵四路,大举侵宋。吴璘被授为四川宣抚使,带病抗敌,与金国西路元帅徒单克宁长期对峙,彼此互有胜负,至“隆兴和议”签订后,退守四川。公元1165年,入朝进拜太傅、新安郡王,兼判兴元府。


成就:屡败西夏及金军,入《广名将传》。


吴拱


吴拱,北宋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

四川宣抚使吴玠长子。早年随父从军,茨湖之战吴拱令史俊涉水登上金军船只杀敌,金军船队惊慌失措,其余宋军乘势进攻,金军战败退走。茨湖之战后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吴拱所部在忠义军的配合下又攻占邓州,继又派兵攻克汝州。金军继续大举围攻蔡州时,吴拱又派部将王宣率步骑一万三千人往援,于确山(今属河南省)击败南下的金军。


成就:屡败金军。


吴明彻


吴明彻,字通昭,南兖州秦郡(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

吴明彻幼年丧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乱时,秦郡大饥,吴明彻将粮食分给邻居。公元554年,陈霸先在京口与吴明彻结交,拜他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公元555年,随周文育征讨杜龛、张彪。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任命吴明彻为安南将军,与侯安都率兵征讨反抗的王琳。吴明彻曾夜袭湓城,被任忠击败。公元560年,吴明彻趁王琳新到、寿阳城内人心不稳,发动奇袭,以水灌城,攻陷寿阳。公元577年,吴明彻北伐,于吕梁大破北齐。公元578年,再度出兵吕梁,包围彭城,以清水灌城。宇文邕派上大将军王轨率军驰援梁士彦,据淮口。吴明彻苦于背疾,难以作战,为王轨所俘,北周对他以礼相待,封吴明彻为怀德郡公,拜大将军。不久后,吴明彻因忧愤成疾,死于长安。公元583年,追封邵陵县开国侯。


成就:南陈开国名将,入《武庙六十四将》,《十七史百将传》。

相关资讯

吴姓,王姓,赵姓,这三个大姓各自的缘起和发展

吴姓历来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大姓氏之一。追根溯源,吴姓是从上古周族生根发派的。古公亶父是上古周族的领袖,即周太王,传为后稷自发第博十二代孙,也就是周文王之祖父。相传古公亶父有3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其子姬昌又自幼聪明过人

如东百家姓之吴姓,吴家堰是延陵吴氏到苏北的第一站

今朝继续聊如东百家姓,前头我俫讲过了王、李、张、徐、刘等如东姓氏,今朝啦讲讲我俫如东的吴姓。如东排名前十位姓氏,分别为陈、张、徐、王、吴、缪、周、顾、朱、李。吴姓在如东也是大姓之一,排名第五位,而且也是人才辈出。如东各区姓氏排名根据《吴氏宗

吴氏世系,吴姓需知,第2世—第10世

第二世 季简仲雍长子也生于殷祖甲十五年丁丑继位君主,在位三十一年卒葬江苏常熟妣:高辛氏生子:叔达、叔夏【资料】季简,姬姓,名简,周太王之孙,仲雍之子,周文王姬昌的堂兄弟,承袭父亲仲雍担任周代吴国的第三任君主 ,季简死后儿子叔达继位。第三世

百家姓中吴姓宗族的来源!

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是中国人永远割舍不掉的家族情怀。“赵钱孙李”中蕴含着历史密码,“周吴郑王”里隐藏着文化玄机。我是谁,我从那里来。[姓氏来源]吴姓的起源主要有二:其一出自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裔。后稷的第十二代孙古公亶父有三

吴姓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吴起吴起,春秋末期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集兵、法、儒三家之大成者,战国初期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公元前412年,鲁国为将,以弱胜强击败齐国。后因猜忌来到魏国入仕,以亲创5万魏武卒大破50万秦军,将秦军赶出河西区域

名门望族的台湾吴姓

台湾吴姓。在明代中期以前还没有史籍记载吴姓迁居台湾。在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稳定、经济大发展,人口发展很快、数量急剧上升,福建沿海地区本就地少,到这个时期人多地少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迫于生计和为了开拓外面更好的生存空间,福建沿海的吴姓人身上“开

北京大学冯志亮教授在海图书画苑讲解吴姓的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禹州市(吴道子故里)(一)河南省禹州市吴道子故里唐代杰出画家吴道子,是中古时期东方最有影响的大画师,史称“百代画圣”。其画线条道劲雄放,富有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吴道子故里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鸿畅镇山底吴村。村里到

东渡日本的吴姓

从地理上看,中国与日本是近邻,我国的东南沿海与日本隔海相望。日本国,这个在2400多年前还没有自己名称的岛国,却是古吴国吴泰伯世家一部分子孙在国亡家破前后投奔和赖以生存的再生之地,第二故乡。吴人东渡日本,早就被中日两国史料所记载,并得到近代

头条丨百家姓之吴姓-长沙七支吴姓来源

1.长沙吴氏 迁湘始祖源河公,讳福朝,明洪武年间由豫章迁居湖南新化。传七世至从礼公,讳嘉诚,复徙永州零陵县石矶市。又三世至台宇公,讳正任,生五子,清康熙32年(1693)台宇公之配邓太君从子君相公(讳登科)昆季之请,相率徙居长沙河西之蕃家

百家姓第六位——吴姓的起源

一、起源于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吴姓图腾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有一个大臣叫吴权,吴权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远古时期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姓氏族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颛顼帝时期,有个叫吴回的,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箭牌卫浴资讯网湖州新闻头条网兰蔻彩妆网信托理财网无人机航拍网洞庭碧螺春官网周六福珠宝孕婴世界母婴橱柜品牌网暗杀风暴电影网珠宝首饰网清江画廊资讯网戴尔电脑评测网本草纲目资讯网美的空调资讯网
吴姓名人取名网-吴姓名人大全、吴姓杰出女名人、女孩取名字属兔、吴姓历史100位女名人、吴氏取名大全女孩、吴姓内涵且洋气取名女孩、姓吴女孩漂亮好听名字、吴姓名字五行最佳搭配、吴姓名字大全2023属兔、2023年属兔取名宜用字、属兔名字男孩宜用字、属兔男孩吉祥名字大全网。
吴姓名人取名网 naimama.cn ©2022-2028版权所有